2017年央视春晚上,蔡明、潘长江、潘斌龙表演的小品《老伴》,不到一分钟的时间,三次提到“葫芦岛”。 此外,在东方卫视春晚中,贾玲、张小斐等表演小品《一年又一年》,也前后两次提到葫芦岛。 上完央视再上东方卫视,葫芦岛当地网友称,这着实让葫芦岛“火”了一把。 很多网友纷纷留言:“葫芦岛又出名了”“植入得很巧妙,为葫芦岛市打广告了”“这城市宣传真是太有创意啦”……由于潘长江在小品中提到去葫芦岛卖热带鱼,还有葫芦岛观众在微博、微信上回忆起二十多年前家里养热带鱼的经历。 不管潘长江、蔡明和贾玲有意还是无意,两个小品的确提升了葫芦岛这座旅游城市的知名度。 不过也有细心的观众提出质疑:“潘长江说八八年在葫芦岛‘嚎啕大哭’,这句话有个常识性错误,因为葫芦岛市是1994年9月才改的名。”“八八年还没有葫芦岛市呢,潘长江是不是哭错了地方?” “八八年有葫芦岛吗?”围绕着小品编剧是否弄“穿帮”了,记者采访了葫芦岛地方史学者、市政协文史办副主任张恺新。 张恺新说,观众质疑1988年葫芦岛市还没有诞生是有一定道理的。葫芦岛市作为一座新兴的地级市,确实是1994年9月由锦西市更名,但是“葫芦岛”作为一个地名,已经至少叫了五百多年。早在明代正统八年(1443年)成书的《辽东志》中,就记载了这个名叫葫芦岛的“半山入海”的半岛。 数百年间,人们一直称这个形似葫芦的半岛为葫芦岛。伪满时期一度改写为“壶芦岛”,但发音没变。因此,潘长江饰演的角色是完全可能在1988年来葫芦岛这个地方倒腾热带鱼。 张恺新介绍,葫芦岛作为行政区划名称使用是近代以来的事。最初是一个村屯的名称,1956年至1957年设立过短暂的葫芦岛市,此后一度称葫芦岛镇。1983年1月升格为葫芦岛区。在没有葫芦岛地级市的时候,“葫芦岛区”已经远近闻名,当年人们一提到“葫芦岛”,指的就是沿海的这个葫芦岛区管辖的区域。 因此,小品《老伴》中,潘长江在1988年来过的是葫芦岛区,也可以理解为地理上的葫芦岛半岛,他说自己当年在葫芦岛嚎啕大哭,没哭错地方,也不是因为失忆而记错地名,更不属于穿帮情节。 张恺新查阅了1994年出版的《葫芦岛区志》,其中有葫芦岛作为行政区划的详细沿革。张恺新说,葫芦岛作为地名,在近代以来与一些历史事件有所关联,因此名气很大,如葫芦岛港的修建、张学良在葫芦岛避暑、百万日侨葫芦岛大遣返、重庆号巡洋舰起义等都与葫芦岛有密切关联,这些历史事件令葫芦岛蜚声海内外。 1994年9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锦西市更名为葫芦岛市,葫芦岛区更名为龙港区,此后,葫芦岛作为渤海之滨的一座新兴地级市,焕发了新的生机。张恺新说:“无论是‘八八年’的葫芦岛区,还是当今的葫芦岛市,都是以葫芦岛这个半岛名称为基础命名的行政区划名称,这也揭示出葫芦岛作为地名的丰富内涵。” |
"诗颂中华凤鸣盛京"第三届中国诗歌春晚盛京分会场晚会,今晚10时
元夜再迎锦绣天。元宵佳节,在棋盘山盛京灯会,在北市场皇寺庙会
12月22日,重庆南岸区峡口110千伏变电站内,技术人员展示两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