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微沈阳 门户 新闻资讯 辽宁新闻 查看内容

东大、大工将冲击世界一流大学

2017-2-3 19:34| 发布者: 新闻妹| 查看: 92| 评论: 0|原作者: 新闻妹

  我省确定了22所“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含2所部属高校)和65个重点建设“一流学科”。同时明确每5年为一个实施周期,从2017年开始启动第一轮建设。
  日前,《辽宁省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案》正式出台,明确到2020年,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学科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综合办学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明显增强,为冲击世界一流大学打下坚实基础;5所省属高校进入全国高水平大学行列,5所进入行业领先研究应用型大学行列,5所成为全国知名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5个学科达到世界一流水平,30个左右学科达到全国一流水平,50个左右学科形成为辽宁老工业基地新一轮全面振兴起到支撑作用的优势特色学科。
  从入选辽宁省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学科来看,大连理工大学和东北大学成为最大赢家,两所高校均入选了世界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入选一流学科数也分别达到13个和9个。其余20所高校入选了国内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在入选一流学科数方面,东北财经大学、辽宁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和中国医科大学5所高校各入选4个,表现不俗。其余高校入选一流学科数均在4个以下。
  遴选确定“双一流”建设高校主要考察哪些方面?
  根据国家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总体实施方案,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应具有先进办学理念,办学实力强,社会认可度较高,拥有一定数量国内领先、国际前列的高水平学科,在改革创新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成效显著;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应具有居于国内前列或国际前沿的高水平学科,对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具体在人才培养方面,应有高质量的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高度认可;在科学研究方面,协同创新成效显著,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支撑;在社会服务方面,产学研深度融合,社会服务贡献突出;在文化传承创新方面,能够形成引领进步、特色鲜明的大学精神和文化;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能够汇聚一流人才,形成优秀教师队伍;在国际交流合作方面,能够深度参与国际活动,国际影响力较强。
  相关新闻
  我省高校财政拨款将根据毕业生“质量”事后奖补
  本报讯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兰晓玉报道我省高校财政拨款将逐步从投入型转变为绩效型,按照高校促进人才培养、产业发展的贡献度进行考核,采用“事后奖补”方式分配资金,但高等教育投入规模不变。
  近日,我省出台《关于改革省属高校财政拨款制度促进人才科技供需协调发展的意见》,意见提出,要建立与有效供给程度挂钩的基本支出保障体系,根据高校培养的毕业生对人才需求的满足程度、科技需求的承接和转化情况,省财政部门核定下一年度各高校的基本支出数额,纳入年度预算,以引导高校动态调整招生规模和学科专业结构,有的放矢地开展科技创新。
  今后将实行以“事后奖补”为主的财政专项资金投入方式,将成果与奖励挂钩,让项目管理从注重事前立项审批向事后奖补转变,以提高资金使用绩效。将重点奖补我省经济社会事业急需的优势学科,支持我省国际国内一流的学科;重点奖补依托校企联盟进行有效转型发展的高校和专业,推动本科高校实现应用型转变;重点奖补大型公共性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共建生产型实训中心等建设项目。
  对高校高端人才队伍的考核,也要根据其对我省社会经济的贡献度,通过事后补助的方式,重点奖补和滚动支持能够引领行业企业技术发展方向、攻克关键核心共性技术、代表学科发展水平、体现教学质量的科技领军人才。我省将建立高校监督评价体系,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校企协同创新和协同育人等为重要指标进行分类考核,并制定差异化的拨款机制,引导高校提升办学成效。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