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养老金及城乡低保标准 今年将确保民生投入只增不减,继续适当提高基本养老金标准、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城乡居民政府补助标准。 城乡低保标准平均提高6%左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抓好棚户区改造,加大货币化安置力度,计划新开工棚改住房10万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点人群覆盖率达到60%。 抓好电力和医疗服务价改 落实完善“营改增”政策。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重点用于保民生、保运转,为老百姓多做雪中送炭的实事,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抓好电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 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10% 关闭落后产能低于9万吨的煤矿178个。坚持分类指导、因城施策,将房地产库存去化周期调整到合理水平,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10%。 瞄准中高端,巩固提升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航空装备、机器人及职能装备、高档数控机床等八大重点领域。推进100户智能制造和智能服务试点示范企业项目建设。 旅游业总收入增长12% 力争年内实现城市家庭具备百兆光纤接入能力。抓紧编制临港临空产业规划,抓好第三方物流、跨境物流、冷链物流、共同配送等新模式,支持快递物流产业园建设。 组建旅游集团,发展全域旅游。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集聚区建设,旅游业总收入增长12%。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组建一批文化企业集团。 开建盘锦至朝阳高铁 大力拓展养老、医疗、旅游、教育培训、体育、文化等新消费领域。 开工建设华晨宝马X3、恒力炼化一体化、兵器华锦石化改扩建、燃料乙醇等项目。抓好京沈客专及连接线、铁岭至本溪高速公路、宽邦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红沿河核电二期及输变电送出工程、红沿河核电站一期、盘锦至朝阳高铁、京哈高速公路绥中至盘锦段改扩建工程。推进大连新机场、沈阳桃仙机场二跑道、锦州特高压等项目前期工作。 扩大煤改电供暖范围 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加大力度拆除建成区老旧低效燃煤锅炉,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抓好秸秆综合利用及焚烧管控,严格控制城市扬尘等各类污染。推进冬季清洁取暖,抓好电能替代工作,扩大煤改电供暖范围。 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加快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动市场取向体制机制改革,落实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沈阳、大连、营口要加大力度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加快建设大连金普新区、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促进大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发展。完善营口中韩投资贸易合作园区功能。推进丹东沿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 政府书面承诺必须按期兑现 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年。凡是与法律法规不一致的规章、文件一律清理、修改或废止;凡是没有法定依据的审批、审查、投资限制、资格认证、中介服务、行政收费一律取缔;凡是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准入门槛一律破除;凡是限制民营企业、外地企业进入本地市场的各种壁垒一律拆除;凡是政府作出的书面承诺,必须按期兑现;凡是对企业进行的执法检查,必须制定计划、经过批准、公开公告,不准随意处罚;凡是企业和群众对损害营商环境的举报投诉,必须在七个工作日内书面答复;凡是违反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行为,一律追责问责、严肃处理,并公开曝光。 建立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辽宁将继续推进“放管服”改革,以清单管理推动减权放权。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改革实现全覆盖。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建立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大力整治垄断性服务行业。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 上缴国有资本收益20亿元 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全省国有企业吸引各类资本1000亿元。打好国企提质增效攻坚战,省属国企资产负债率下降5个百分点,“三项费用”压减5%,上缴国有资本收益20亿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在辽宁大地上,一定要让投资者合法获利,让企业家施展才华。 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 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继续抓好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实现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政府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一律只减不增。 围绕发展需求调整学科专业 围绕产业发展需求,调整设置学科专业,优化人才供给结构。重点抓好21所省属高校整体转型发展、30所高校300个专业向应用型转型发展。建立与学生在辽宁就业挂钩的财政经费投入机制,提高毕业生在辽宁各类企业的就业率。整合科技资源,完善省属院所结构布局。落实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 深入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 加强区域合作。充分利用辽宁、沈阳、大连与江苏、北京、上海对口合作机制,推动供需对接、优势互补、共建共享。深入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构建区域合作新格局。 |
"诗颂中华凤鸣盛京"第三届中国诗歌春晚盛京分会场晚会,今晚10时
元夜再迎锦绣天。元宵佳节,在棋盘山盛京灯会,在北市场皇寺庙会
12月22日,重庆南岸区峡口110千伏变电站内,技术人员展示两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