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统计局24日制定了《国家统计质量保证框架》。 中国国家统计局计管司负责人就《框架》答记者问时表示,《框架》的实施将会大大提高统计工作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并将有效地推动服务型统计工作的发展。同时,将统计质量管理乃至整个统计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轨道,才有可能减少社会各界对统计数据质量的质疑和担忧,从而进一步提高政府统计的公信力。 国家统计局计管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与以往的统计质量管理相比,新制定的《框架》在质量管理的理念和措施上有很大突破。《框架》进一步拓展了《统计法》有关统计质量的内容,提出了准确性、及时性、可比性、一致性、适用性、可获得性和经济性七个评价标准。它不仅包含统计生产质量,还包含统计服务质量,评价标准更加全面。 同时,根据统计业务流程规范,《框架》将质量控制扩展到确定需求、统计设计、审批备案、任务部署、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评估、数据发布与传播、统计分析、整理归档、综合评估等各个环节,并明确了每个环节的质量控制要求和标准,更加突出了全过程质量控制的理念。 为了切实保障和全面提高统计质量,《框架》从统计法律法规、统计体制机制、统计制度方法、统计资源条件、统计文化五个方面提出了加强质量管理建设的相关措施,体现了全要素质量管理的要求。 这位负责人表示,《框架》的制定首先充分借鉴了国际标准化组织的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联合国统计委员会的《通用国家质量保证框架模板》,保证其既有通用性,又有一定灵活性,并兼顾各种统计要素,突出了准确性这一重点,做到重点与全面的统一。 |
"诗颂中华凤鸣盛京"第三届中国诗歌春晚盛京分会场晚会,今晚10时
元夜再迎锦绣天。元宵佳节,在棋盘山盛京灯会,在北市场皇寺庙会
12月22日,重庆南岸区峡口110千伏变电站内,技术人员展示两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