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微沈阳 门户 新闻资讯 辽宁新闻 查看内容

辽宁省公安厅发布预警8月电信诈骗进入高发期

2013-8-13 10:59| 发布者: 新闻妹| 查看: 126| 评论: 0|原作者: 微沈阳采儿

  为了让读者了解身边最新的治安警情,有效防范各类犯罪,辽宁省公安厅和本报合作开辟“公安厅警情预警”栏目,公布和分析每月治安情况,教授读者防范犯罪的知识。
  昨日,辽宁省公安厅表示,我省境内电信诈骗案件近年来始终处于上升趋势,给广大人民群众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进入8月份电信诈骗案也将进入高发期。
  为有效打击、预防此类犯罪,辽宁省公安厅对近两年以来的此类案件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研判,现详细将电信类诈骗犯罪的主要规律、特点和防范建议广而告之,希望广大市民认清真相、防患未然。
  电信诈骗技术日新月异
  跨国作案成主流
  1.欺诈性加强,蔓延速度快。不法分子通过拨打电话、发送短信、网上发布等手段,虚构事实,短时间内地毯式随机向大量群众发布虚假信息,甚至用各种手段窃取机主真实身份,假装亲属、朋友等借机骗取财物。
  2.手段翻新快,科技应用强。从早期的短信群发器,到短信群发系统、网络代理服务器,再发展到任意显号软件等。从最原始的“中奖”、“汽车退税”等,至“猜猜我是谁”,再到“你的银行卡被透支了”、“我是**法院的工作人员”等诈骗手段,各种骗术可谓花样翻新。
  3.团伙分工明确,反侦察意识强。犯罪团伙内组织严密,分工精细,专人负责购买手机,专人负责雇人开设银行账户,专人负责拨打电话,专人负责转账,专人负责ATM机上异地取款,想方设法逃避打击。
  4.犯罪分子遍及全国,跨国越境犯罪开始出现。从早期台湾犯罪分子到内地建立窝点、发展同伙、传授犯罪伎俩,到越来越多的不法分子效仿参与,全国各省、市均有人从事此类犯罪。近几年,公安部门破获了多起跨国境电信诈骗,有的藏匿在境外发布信息到国内进行诈骗,也有藏匿在我国境内,诈骗境外人士,甚至是境内外犯罪分子勾结联手作案。
  典型案例
  借口“医保卡涉嫌贩毒”诈骗
  2013年7月1日10时许,受害人肖某在家中座机接到一个电话,对方以受害人医保卡涉嫌贩毒相威胁,诱使被害人在金州区农商银行光明支行汇款60000元人民币。
  群发短信玩概率
  2013年7月1日11时36分,徐某收到一条短信让其将钱打入农行卡里。此前正好徐的表弟向她借一万元钱,徐某误以为是表弟的银行卡,就将一万元钱存入了该卡内,后来发现受骗。这是嫌犯典型的群发短信玩概率伎俩。
  盗取QQ跨境诈骗
  2013年7月1日12时许,宋女士在家中上网,其在国外的丈夫QQ被盗,有人冒用其丈夫身份用QQ与其联系,称朋友回国办急事,怕大额美金过境被海关扣下,就把美金先汇给了其丈夫,让宋某在国内再把现金汇回来,于是其到农业银行给对方汇款61000元,晚上对方又在QQ给其留言称钱不够,于是其又到银行给对方汇款36000元,与丈夫取得联系后发现被骗,损失共计97000元。
  朋友遇难借钱解难
  2013年7月2日10时任某接到电话,对方称是其朋友,之后再次打电话以在大连嫖娼被抓急需钱交罚款为由骗取被害人任某20000元人民币。
  防范对策
  不要向陌生账户汇钱
  任何单位都未设置安全账户
  在日常生活中不要轻易相信不明来电和短信,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件,不要轻易透露自己的身份和银行卡信息,如有疑问,可拨打110求助咨询,或向相关亲友核实。轻易不要向陌生人或未确认的“熟人”指定的账户汇钱、转账。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下几方面识破骗局:第一,电信、银行和公安系统的电话并非一个总机,相互间电话不可能直接转接;第二,目前任何单位都没有设置安全账户,所谓安全账户百分之百是骗局;第三,税务、财政部门对消费者进行退税时,会通过电视、报纸等权威媒体公告,不会仅以电话方式通知;第四,社保、医保中心等公众服务部门一般不会主动联系用户,如有疑问请联系官方电话。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