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跟随市安监局来到大连国际机场,对机场控制区内的安全管理情况进行采访,在进入“控制区”前,遇到了麻烦——生面孔、不准进。原来,要想进入大连国际机场的控制区,必须通过“人脸识别刷卡机”,持卡人先刷卡,再”刷脸“、让机器识别脸部,“人证合一”、核验准确后方可入内。 前不久,来大连国际机场考察的美国运输安全管理局官员称赞这套体系:“太先进了,连美国都没有,我们回去会建议安装”。据悉,这套先进的查验系统是大连机场自2008年以来,先后投资近3000万元建设的民航重大科技专项“基于RFID技术的机场控制区人员及车辆安全管理系统”。这套系统使用范围覆盖大连机场一、二、三期航站楼,人员进“控制区”要进行人脸识别,车辆入内要对车底扫描,航站楼摄像头全覆盖无死角。 近日,在机场现场运营指挥中心里,空管二次雷达系统的显示屏上密密麻麻都是航班动态痕迹显示,让大连空域情况一目了然。中心副经理侯景春说,安装此系统前,民航航班下降高度、下降速度、距离机场多远、还有多久落地等情况都是靠监听频率来掌握。 去年8月,大连国际机场安装空管二次雷达系统后,使空中和地面运行资源得到优化配置。7月18日,大雾导致大连机场航班大面积延误。7月19日天气转好后,大连机场单日航班架次达471个,进出港旅客人数超过7万人,为通航40年来之最。“在这种情况下,空管二次雷达系统起到了很好的管控作用。”侯景春说。 今年4月,继被授予“省级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之后,大连国际机场又被国家安监总局授予“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这是我市唯一一家获得这一称号的企业。全国共73家,辽宁只有3家。 |
"诗颂中华凤鸣盛京"第三届中国诗歌春晚盛京分会场晚会,今晚10时
元夜再迎锦绣天。元宵佳节,在棋盘山盛京灯会,在北市场皇寺庙会
12月22日,重庆南岸区峡口110千伏变电站内,技术人员展示两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