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微沈阳 门户 新闻资讯 国内新闻 查看内容

“蛟龙”号在南海北部发现结核区 带回珍贵生物样品

2017-5-6 15:16| 发布者: 新闻妹| 查看: 51| 评论: 0|原作者: 新闻妹

  “‘蛟龙’号对浦元海山顶部结核分布情况进行了近底观察和探寻,初步了解了此海山结核的分布范围和丰度,为海山结核区环境基线研究、结核采矿试验环境评价奠定了基础。”中国大洋38航次第二航段现场总指挥邬长斌说。
  多金属结核主要成分为锰和铁,有核心并有不断向外生长的纹层,因而也称“锰结核”,后来人们从中分析出铜、钴、镍、铅、锌、铝和稀土元素等数十种金属成分,因此称为“多金属结核”。“蛟龙”号本航段的主要科学目标之一,即在南海北部预选区开展1000米级多金属结核采集试验区选址调查。
  本次下潜人员为实习潜航员陈云赛、资深潜航员唐嘉陵和科学家王小谷,海底作业6小时34分钟,最大潜深2029米。“蛟龙”号沿着浦元海山作业区一条测线进行了近底观察和取样,完成了环境参数测量,采集了近底海水、沉积物、结核结壳和生物等样品,拍摄了大量海底高清视频照片资料。
  从海底2000米左右的结核区内,“蛟龙”号带回了珍贵的生物样品:生活在靠近山顶岩石上的一只海百合和一枝红珊瑚;一枝长在结核上的珊瑚,以及长在珊瑚上与之共生的蛇尾,这让研究海底生物的王小谷惊叹不已。
  王小谷说,参加大洋科考十几年,这次随“蛟龙”号下潜印象深刻,“蛟龙”号精细作业,在海底缓慢移动,能够让科学家仔细观察,同时定点取样,并拍摄到大量珍贵视频资料。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