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中国大洋38航次)第二航段南海深潜科考任务目前正在进行,来自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以下简称“海洋国家实验室”)的9位科学家,连续搭乘蛟龙号攀登南海中部的珍贝海山,这也是我国首次沿南海海山剖面自下而上进行系统观察和取样。 据了解,4月26日至30日的5天中,蛟龙号实施了4次密集下潜。石学法研究员与杨刚高级工程师分别于4月29日、30日连续两天搭乘蛟龙号攀登南海中部的珍贝海山。 蛟龙号在南海中部海山链区珍贝海山的深潜科考,是我国首次沿南海海山剖面自下而上进行的系统观察和取样。4月29日,蛟龙号从2930米的海山下部开始爬坡作业,垂直爬升660米至2270米的高度,海底作业时间5小时35分钟;4月30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沿珍贝海山南坡向山顶行进,最大潜深1101米,垂直爬升773米至328米高度,海底作业6小时28分钟。 连续两天蛟龙号的攀爬高度接近1500米,拍摄了大量海底高清视频照片资料,比较系统地获取了玄武岩样品、沉积物样品以及近底海水和生物样品。这些样品展示了珍贝海山上部的岩石特征和生物多样性特征,对开展新生代南海海山链成因、南海构造演化,以及南海生物多样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未来几天内海洋国家实验室科学家还将在南海东北部海域开展深潜科考作业。 |
"诗颂中华凤鸣盛京"第三届中国诗歌春晚盛京分会场晚会,今晚10时
元夜再迎锦绣天。元宵佳节,在棋盘山盛京灯会,在北市场皇寺庙会
12月22日,重庆南岸区峡口110千伏变电站内,技术人员展示两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