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岁的他在医生看来,可以用“小老头儿”来形容,虽然长相还是年轻的模样,但手不停震颤,甚至起床都需要家人帮助才能完成,10米的路要走几分钟。 早在8年前,只有23岁的他就已经出现了人们口中的老年病:“帕金森”症状,而那时写字越来越小的他,其实如果早发现,就可以早些确诊。 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日”,随着中国老龄化的速度加快,帕金森患者也相应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我国65岁以上的老人帕金森发病率在1.7%,据统计,目前我国拥有200-250万帕金森患者,约占全世界总数的一半。 而这种传统意义上的“老年病”也逐渐有年轻化的趋势。 昨日,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陶英群向记者介绍了31岁的辽宁患者小林(化名)的情况。 小林家里比较富裕,自己有稳定的工作,家里也有经营的项目。但因为出现了帕金森的症状,至今还未结婚。 其实从23岁开始,小林就已经出现了早期的症状。医生表示,一开始小林的行动开始迟缓,走路比较慢,起身说话都比较费劲,手不停震颤,写字也是越写越小。 因为家人比较在意,对小林的确诊也算比较早,但始终没有找到有效的治疗方式。 病情发展的比较快,到30岁左右时,小林甚至起床都必须由家人搀扶,从卧室走到厕所的短短距离,也需要几分钟的时间,手部的震颤情况越来越明显。 日前,小林在沈阳军区总医院进行了ROSA机器人手术,它构建三维立体的脑部结构图,准确定位靶点位置,将误差精确到1mm以内,同时避开针道附近的血管和脑内重要功能区。 手术非常成功。医生表示,前几天小林发来了一段小视频,以前起床都困难的他竟然已经可以打篮球了。 虽然小林的病因暂不明确,但医生称不排除与其经常接触化学物品有关。 “虽然帕金森病不致命,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如果没有得到及时、规范治疗,很容易导致身体机能下降,甚至因为生活不能自理而致残,最后出现如泌尿系统感染、肺炎等并发症,严重时会危及生命。”陶英群说。 自测帕金森症状表现 帕金森是一种进展性疾病,及早诊断和治疗非常的关键,那么如何自测是否患上了帕金森病呢? 陶英群介绍,很多人患上帕金森的早期症状是运动缓慢,例如走路、运动时,起身、行走比平时慢,长时间呆坐、脸上没有表情、写字越写越小等。 除了动作缓慢外,下面几项也是帕金森的症状:肌肉僵直(例如手脚肌肉变得僵硬)、静止性震颤(静止时一侧手脚颤抖)、特异性步态(走路时呈前冲步态、慌张步态,想要停止时也收不住)。 肌肉僵直:四肢、躯干、颈部肌强直可使患者出现特殊的屈曲体姿,表现为头部前倾、躯干俯屈、上肢肘关节屈曲、腕关节伸直、前臂内收、下肢髋及膝关节均略为弯曲。 静止性震颤:常为首发症状,多始于一侧上肢远端、静止位时出现或明显,随意运动时减轻或停止,紧张时加剧,入睡后消失。 运动迟缓:随意动作减少,动作缓慢笨拙。早期表现为精细动作如解纽扣、系鞋带等动作缓慢,后逐渐发展为全身性动作缓慢。晚期因合并肌张力增高致使起床翻身困难。面容呆板,双眼凝视,瞬目减少;口、咽、腭肌运动障碍,语速变慢,语音低调,写字时可呈“写字过小症”。 在日常生活中,一旦出现右侧表格中的症状,您一定提早到医院确诊治疗。 |
"诗颂中华凤鸣盛京"第三届中国诗歌春晚盛京分会场晚会,今晚10时
元夜再迎锦绣天。元宵佳节,在棋盘山盛京灯会,在北市场皇寺庙会
12月22日,重庆南岸区峡口110千伏变电站内,技术人员展示两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