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省大学毕业生30.1万二三线城市多措施吸引毕业生 推进“四个着力” 引领全面振兴(八) 今年我省高校毕业生将达30.1万人,我省要求二三线城市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吸引毕业生就业。 昨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四个着力”推进情况主题系列发布会第八场发布会,省教育厅副厅长王庆东介绍了保障和改善教育民生方面情况。 -学前教育 幼儿园以“学习故事”和游戏为主 截止到去年底,我省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59.4万,占在园总数的65%,比去年提高5个百分点。 我省将提升幼儿园质量,以“学习故事”为抓手,以幼儿为本、游戏为基本活动,推进保育教育改革,有效遏制幼儿园“小学化”现象。 在全省实施幼儿园按质定级、分类管理,星级幼儿园达到5888所、占幼儿园总数的58%;在园幼儿达到65.8万,占在园幼儿总数的72%。有办园许可的小规模幼儿园有2043所,占幼儿园总数的20%;在园幼儿11.6万,占在园幼儿总数的12.7%。 目前,全省独立设置的幼儿园达到10133所,比上年增加602所;在园幼儿达到91.3万人,比上年增加0.2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3.4%,比上年提高4.9个百分点,远高于全国77.0%的平均水平,缓解“入公办园难、入优质园贵”问题。 此外,今年9月1日起,《辽宁省学前教育条例》将正式实施。在幼儿园评估定级中发现有“小学化”倾向的幼儿园,实行一票否决,不得晋级。 -特殊教育 残疾人高考可单设考场、适当延时 据统计,2016年全省特殊教育在校生达14840人,其中,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的8392人,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或附设班就读的5517人。 我省还加强了残疾人群接受高等教育的保障,为残疾考生参加普通高考提供了便利和服务。比如,为考生提供大字号试卷、免除外语听力考试、优先进入考点、设立单独考场、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予以协助、适当延时等等。2016年,我省共为55名残疾考生提供了便利服务。 在国家“两免一补”的基础上,我省为特殊教育学校学生提供生活补助费。以全年250天计算,按照走读生每天10元、寄宿生每天2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全省补助资金达2274万元,比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前增加674万元。确保学校为特殊教育学生免费提供被褥和校服等生活用品以及就餐、洗理服务。 -义务教育 进城务工子女持《居住证》可入学 我省将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推进学生素质教育,增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目前,全省22个县(市、区)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国家认定,全省累计达到70个,通过率达到63.6%。 王庆东介绍,针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凡持有我省《居住证》人员的适龄子女,都可以在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按照相对就近入学的原则由指定学校接收,保障23.5万余名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公办中小学接受义务教育并享受免学费、免教科书费政策。 此外,为方便随迁子女入学,简化办理程序,以前有的地方需要居住证、租房合同、劳动用工合同、劳动保险证明以及学籍证明等,现在要求只需居住证明和学籍证明。 -大学生就业创业 困难家庭毕业生 发放求职补贴帮助求职 去年,全省高校毕业生28.9万人,预计今年毕业生将达到30.1万人,再创新高。 省大学生就业局局长刘铸介绍,目前,我省大学毕业生择业地点中,沈、大两市占三分之二,其余的三分之一在其余12座城市。 今年,省教育厅要求二三线城市出台各类优惠政策,挖掘岗位吸引毕业生就业。与高校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就业创业基地,建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实现行业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深度对接。与地方政府、行业部门和企业合作,发挥校企联盟的作用,扶持更多毕业生在辽宁就业创业。 针对困难家庭毕业生,从去年起实施困难家庭毕业生就业援助工程,建立贫困生台账,为20867名困难家庭毕业生举办了190多场专场招聘活动,提供就业岗位3.66万个。 按照每个人500元标准发放求职补贴1043.35万元,购买公益性岗位300个。 |
"诗颂中华凤鸣盛京"第三届中国诗歌春晚盛京分会场晚会,今晚10时
元夜再迎锦绣天。元宵佳节,在棋盘山盛京灯会,在北市场皇寺庙会
12月22日,重庆南岸区峡口110千伏变电站内,技术人员展示两款电